在兩個總監的加持之下,我在黎明經理滿滿的行事曆上硬是找了半個小時的空檔
戰戰兢兢的準備了自我介紹和與她會面的背景故事
在九月中下旬的某個早上七點半和她碰面(是的,大人物有空跟閒雜人等碰面的時間通常在透早)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黎明經理非常的和藹可親,講話很輕柔,很簡潔
後來在漫長的重返財會之路上,我發現這似乎是本公司會計人的特質
總之呢,這場會面非常輕鬆,我只跟黎明經理說了我想多認識公司的財會組織作為日後職業生涯規劃的參考
並安排了往後每兩個月的定期follow up
誰知,劇情在十一月初時急轉直下
我的瘋子前經理,在冰凍我兩三個月後,以戰力不合需求的理由,同意將我釋出
我一邊開心,但同時又感到惱怒
開心的是不用等到18個月才提出轉職的要求(18個月是本公司的不成文規定)
當時的我,已經覺得每天來上班卻無所事事,是一種精神上的凌遲
惱怒的是,甚麼是戰力不合需求?!
當初是誰說這裡有好多好多財務相關的舞弊要調查,同時還有很多語言文化的障礙要我來彌平
結果我在這裡的11個月,只接觸到兩起需要用到中文的案子,財務相關的舞弊則是完全沒有
當初死纏爛打我前前經理要人,滿足了他自己年度目標"用人背景多元化"之後,現在要把我一腳踢開
還頻頻跟他經理進讒言說我沒有好好利用我的財務會計專業
哩馬幫幫忙,有沒有聽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還說我不應該覺得無聊,不應該只等案子分發,應該要積極的去認識其他組織找案子
奇怪耶,我們是調查組,本來就是有線報有合理的懷疑才展開調查,不是嗎?
就算是CSI 邁阿密的何瑞修,也不會成天在路上閒逛找殺人犯啊
雖然是個讓人不愉快的釋出理由,但想到可以早日離開這個瘋子的管轄,我還是對未來充滿希望
接下來的每一天一上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現有職缺,看看有沒有我覺得有興趣的工作
看起來還不錯的,就跟招募經理(Hiring manager)排個資訊性的面試
如果面談的還不錯,就再進一步的跟現在在該職的員工談一談
談每天的工作大概是怎樣,談該經理的領導風格
反正我時間多,而且已經因為沒有事前多了解這個工作而栽了個大跟斗
絕對不能再重蹈覆轍了(握拳!!)
除了跟招募經理資訊性面談,我還跟以前一起共事過的經理們安排時間碰面,表達我想回到財務部門的意願
也跟黎明經理報告了我已經是自由球員,所以黎明經理也很快的把我的履歷傳送到她下轄的資深經理手中
並推薦我該跟誰誰誰碰面,誰誰誰的部門有現有職缺,誰誰誰在未來N個月內可能會增加人手
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我平均每個禮拜都會跟兩三個經理碰面,談他們的工作內容談我自己的背景專長
本來跟陌生人,尤其是經理階級以上的人,講話會莫名緊張結巴不輪轉的我
在這幾個月內,已經可以坐下來自在的侃侃而談
而大多數跟我碰過面的經理們,如果手上沒有職缺,但若有聽到同儕在徵才尋人,也會舉薦我跟該招募經理碰面
一個傳一個,兩個傳一雙,networking的網就是這樣佈出來的
在四個多月頻繁的跟財務部門經理、會計部門經理們交談之後
我漸漸發現,即使我心裡比較嚮往財務部門以分析數據、架構模型為主的工作內容
但對於向高階經理簡報分析結果,推薦推銷可行計畫這種需要能言善道、舌燦蓮花的另一個重點工作
實在力有未逮,這不僅是語言轉換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個性上的不搭嘎(match)
我知道如果用心準備簡報,通常結果都還頗受好評
但是用力可以做得還不錯,跟真心熱情喜歡做那些事情之間有很大的差距
而這個差距將決定你是個泛泛之輩或是明日之星
我看得越來越清楚,如果往這條路走,路的那一端,並沒有星星
有一個工作內容我很喜歡的職缺招募經理,在跟我談了約10分鐘後就跟我說
他覺得在關鍵思考能力、解決問題方面,我可能是候選人群裡數一數二
但表達溝通推銷能力卻可能把我拉到候選人群的落後區塊
我完全不意外,甚至非常感謝他的坦白
在這幾個月來,我真的有發現,財務Finance方面的人都非常會說話
我問一個問題,他們可以口若懸河的講個5分鐘
要是拿同一個問題來問我,我大概兩三句就講完了
反觀會計部門的人,多半都有一股沉穩安靜的氣質
跟大部分的會計人起來,我反而又比較靈活有趣(這是某一個經理同我說的,不是我往自己臉上貼金哪)
我也覺得,跟會計部門的經理們談起話來輕鬆多了,不用一直ㄍㄧㄥ出自己也很健談的樣子
而且跟越多的會計經理們碰面,了解會計各部門越多之後
才發現雖然自己是會計系出身,之前也太瞧不起會計部門了吧
我還記得剛進公司的時候,一個在財務部門領袖計畫的B-School同學跟我說
你看,財務部門在11-14樓,比在9-10樓的會計部門高就可以看出,財務部門的重要性比較高
我當時還點頭稱是,暗自慶幸自己所屬的部門落在財務部
真的是太狂妄又無知了
如果沒有會計部門靈活運用GAAP,詳實記載評價財務資訊,財務部門哪來的數據跑模型做分析提案作簡報?!
於是當這段投石問路旅程漸近尾聲,我心裡的目標也越來越清晰
再加上雖然會計部大部分的人都有CPA,但有MBA Finance,會架模型分析差異的人尚稱奇貨可居
我履歷表的傳閱詢問度很高,重返財會之路也漸漸露出曙光
大聲公
- Mar 22 Tue 2011 02:42
汗淚交織的重返財會之路(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