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有空翻閱以前寫的網誌時,總會忍不住驚呼,挖賽,我以前文筆也太好了吧,也還好當時有記錄下那些大小事,不然以我中年失憶的的速度來看,很多事應該都只剩朦朧的印象。在所有的碎念中,又以五斗米系列最為叫好又叫座(?)。我想,可能有些人從我少少幾篇職場紀實心得中,得到我在美國公司工作好像很爽很順利很拉風的錯覺,不是的,各位!這幾年來,也是有很多無助無奈眼淚往肚裡吞的時刻,只是處在逆境時沒心情寫網誌,低潮過了後又覺得來時路不堪回首,但最重要的還是小吉這個臭小子無時無刻都纏繞著纏繞著纏繞著我。不過,我已經下定決心要突破愛子的羈絆,認真寫一些等我視茫髮蒼時可以在搖椅上邊搖邊讀的回憶錄。(到時Siri應該已經進步到可以朗讀網頁並同步翻譯了吧)

那麼,就由這些年來,我在Target學到的職涯生存之道說起吧!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事出必有因)

這幾年的挫折過後,處在新的心境/環境時,總是會有一些人事物,提醒著我,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一年半前,我因為部門裡的人事紛爭(這下個章節會提),非常想要換新工作,第一個工作機會是在人力資源部門,負責用大數據精算員工的薪資福利,跟招募經理面談時覺得這工作非常有趣也很有挑戰性,但是我當時的履歷表上缺了一項關鍵技能(Tableau),果然電話面試完後就沒消息了,兩周後我試著連絡那個招募經理時發現,經理已經離職了,職缺也跟著關閉。另一個在資產管理,負責全美分店的資產維護預算,我對這個工作並沒有很多興趣,如果招募經理沒有頻頻催促我應徵的話,我可能還不會遞履歷,後來履歷也遞了,面試也過了三關,最後一關面試完後我還在想,萬一拿到這個工作,我真的要去嗎? 不過心裡掙扎沒多久,招募經理凱文就打電話給我說他們決定不用我了,我雖然並不想要這個工作,但是被拒絕還是很不爽,就好像有人跑來跟你告白,結果你還在想說或許我們可以試試看時,那個人又說,我覺得我們並不適合在一起,話都給你講就好了啊(白眼翻到後腦勺)。後來我在路上看到凱文,我都假裝沒看到(對,我心眼小),直到昨天我們在電梯裡巧遇,電梯裡只有我們兩人,而且還要到34樓,要假裝沒看到比開口說話還尷尬,於是只好寒暄了一下,凱文跟我說,還好當初你沒接這個工作,因為部門80%的人,包括你當時應徵的職缺,都在三月時被裁掉了,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you know.

我怎麼會不知道。

接連兩次不順後,我暫時打消了離開現職的念頭,但心中還是充滿鬱念。有天跟我的Mentor*閒聊時他問我,你想要換工作,是因為你很喜歡那個新工作,還是你只是想逃離你不喜歡的人/事 (Are you running to the new job because you like it, or you are running away the current one because you hate it?) 我跟他稍微聊了一下人事問題,他沒有對整件事發表任何評論,只是跟我說,這時候你應該把你該做的事做得更好,讓你上面的人工作更輕鬆。這句話我沒有瞬間參透,想說為什麼踩我地雷,我還要讓她過得更快活,但我默默放在心裡。當時因為人事異動頻繁,身為老臣,很多時候我的確是必須快速的替整組想好計畫決策,上面的人一旦提出問題時直接丟上去執行(聽起來是不是怪怪的,但,是的,我就是在幕後做我經理該做的事,然後交給她執行),好讓事情可以無礙的運作下去。那一陣子,踩我地雷的經理寫了好幾張感謝小紙條給我,但我真心的只是不想讓工作開天窗,不想讓其他部門的同事以為我們全都很渣,並不是存心幫忙她。不久後,公司大裁員,剛好在度假中的經理便再也沒有回來了,我們小組被整併到另一個組,我史無前例的拿到一筆績效獎金,不到一個月後吸收我們小組的經理又離職,我再度破例原職晉升。如果當時我急於跳船,這一切都不會發生,我還可能在家吃自己。

這個故事時時提醒著我,一時失志不要怨嘆,一時落魄不要膽寒,因為什麼呢,大家一起來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Mentor 有點像是導師/教練,交流彼此的經驗建議,可以是同儕間的peer mentor,可以是職級高對職級低但無直屬關係的Mentor/Mentee,也可以是由職級低的當職級高的Reverse Mentor。敝公司很鼓勵這種制度,我很幸運這一路上有好幾個貴人般的mentors當我的心靈導師。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五斗米
    全站熱搜

    dearsammie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